🔹因應極端氣候,農業轉型議題不斷發燒,面對轉型、轉作、永續、韌性、零碳農業思維發展迫近眉睫,臺東縣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與臺東縣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特辦理縣外產業觀摩交流研習,參訪台灣頂尖大棚經濟農(漁)電共生、智慧養殖,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臺東小農轉型再前進。
於7/26~28偕同辦理「111年度縣外產業觀摩交流研習活動」,由主任楊珍琪(臺東工策會總幹事)率領,邀請了臺東縣內農、漁中小企業共同參與,期能激發出更多的發展潛力及無限的創意,獲得更大的產值效益。
🌀農電共生的開陽國際生技
面對地球日漸毁壞,運用太陽能專業技術,打造無電自主農業科技大棚,創立SOLGREEN自品牌,提供具有生產履歷的農產品,貫徹資源永續的環保理念。
🌀漁電共生的台塩綠能
臺鹽綠能貫徹「農漁為本、綠能加值」原則,在台南北門區三寮灣打造「智慧漁電共生示範基地」,攜手資策會以「養殖達人數位分身技術」,將人工智慧結合職人技術發展出「智慧水產雲」科技養殖系統;以數位分身驅動漁業轉型,獲得經濟部專科計劃補助,也獲得2019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藉由虛擬漁場來模擬真實環境、漁民收成及水產狀況「智慧水產雲」結合人工智慧、感測器及數據模型,把漁民的現場操作及決策行為建立模型,利用人類智慧(HI)及人工智慧(AI)進行模擬預測,協助漁民做出最佳的判斷,藉以提高智慧化監控、精準化生產的能力,並進行數位化傳承。
🌀時生永續農場
總面積約8公頃的有機溫室農場位於水源充沛的臺南官田,不同於該地的菱角、稻田風光,時生永續農場以生產有機蔬菜、瓜果為主。以永續經營為目標,經驗累積、濃縮的成果,致力於用有效率的方式,達到「週年生產、穩定供貨」。時生的生產效率體現在精簡的人力安排—生產部分,農場青農幹部共6人,各自負責田間生產、包裝後處理、銷售及排程等,加上田間操作人員約5人,便能撐起全年200噸的產量。要做到這種成果,靠的是長期採用的模式化管理。
🌀喜陽農畜水產
位於屏東里港鄉占地400坪,養殖土鷄3萬隻,裝設太陽能496KW,年發電65萬度電。主要商品綠能結合農業、農畜水產生產代管、批發及連鎖食品店。
🌀天使花園
前身是以熱帶蘭花出口而著名的竹田の文心蘭驛站,承襲20年蘭花經驗,展現兼具美感體驗與知識傳遞的休閒新天地。
※此次縣外產業觀摩研習活動讓本縣農企獲益良多,是否可以激發出產業更多不同的價值與經營,讓臺東的農業不只是農業而已!!!
















